
桂林街道公共服務大廳秩序井然。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近年來,我區以區行政服務中心為龍頭、以鎮街公共服務中心為支撐、以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為基礎,全力構建貫通城鄉、設施齊全、服務高效的三級服務中心體係,切實打造服務群眾的快車道。 窗口緊挨群眾 “以前必須進城才辦得了的事,現在在村裏就能辦了,確實省去了不少麻煩。”近日,在古溪鎮雙廟村便民服務中心,65歲的羅定榮告訴記者,他現在辦事一般都是去村便民服務中心。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很細心熱情,辦事十分方便快捷,避免了舟車勞頓之苦。“窗口緊挨群眾,辦事隨到隨辦。”這便是我區三級服務中心發揮服務職能的真實寫照。據了解,隨著我區22個鎮街公共服務中心和304個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的全覆蓋,涉及群眾民生事務的業務都能就近辦理,基本實現了“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難事不出鎮街”,暢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裏”。 據了解,為方便群眾辦事,各服務中心都主動公示了辦事流程,擺放了各類服務宣傳冊,讓前來辦事的群眾一進門便“心中有數”。同時,三級服務中心都建立起了各類規章製度,周末和節假日也有工作人員到崗值班,群眾辦事更加便捷。 三級體係聯動 “三級服務中心在服務過程中始終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通過上下聯動、層層傳導、落實責任,共享各類信息資源,真正快速解決群眾問題。”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三級服務中心體係未建立之前,各級服務中心的職責權限各不相同,少數群眾訴求和問題在基層尚無法完全辦結。而通過全區三級服務中心體係的上下聯動,切實讓群眾問題都能得到快速解決,真正實現了讓群眾好辦事、為群眾辦好事。此外,全區在構建三級服務中心體係中還大力實施“互聯網+政務”,充分運用“群工係統”、信息平台等將區行政服務中心與鎮街公共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緊密聯係起來,打造出“限時辦結、上下聯動、在線監督”的服務模式,進一步提高了辦事效率和群眾滿意度。 提升服務效能 日前,在桂林街道公共服務大廳,記者看見,寬敞的大廳裏窗明幾淨,最低生活保障、困難群眾臨時救助、農村建房程序等各類業務的手續流程規範醒目,不少群眾正在辦理業務。桂林街道公共服務大廳隻是全區三級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全區不斷加強三級服務中心標準化進程,建立規範化服務標準,完善各個辦事流程、場所設施等軟硬件要素,全力構建三級服務中心標準化體係。同時,全區還堅持按照標準化要求,對新建和擴建的公共服務中心、便民服務中心實施“提質擴容”,全麵提升服務效能,進一步拓展服務群眾“快車道”。 據悉,接下來,全區還將在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中切實增強三級服務中心的服務能力,擴大服務範圍,大幅提升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服務質量、服務水平、服務效果,以更加便捷高效的三級服務中心體係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手記 服務群眾沒有最好隻有更好 在走訪三級服務中心的過程中,筆者切實感受到了三級服務中心給群眾們帶來的便利。但服務群眾沒有最好,隻有更好,隻有更加心係群眾、熱愛群眾,才能真正同群眾將心比心、換取真心。 當下,為民服務的硬件設施正在不斷提檔升級,在服務群眾工作中“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也大大減少,但與群眾的要求相比,我們服務群眾的方法還有待改進,服務群眾的水平和能力也有待提升。唯有堅持把群眾呼聲、群眾需求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根本目標,不斷增強為群眾服務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端正態度、健全製度、積累技能、錘煉本領,做群眾的貼心人,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我們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才能讓人民更滿意。(本報記者 李揚 唐苠涵 杜明)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