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禾複合肥生產車間。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堅定不移地把做大做強做優以工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放在首位,堅持綠色發展、循環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不斷壯大“6+1”產業集群,實現量增質更優。據了解,2017年,全區工業總產值增長18%,工業投資197.2億元、增長26.3%,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0家、全區規上企業達到244家,入園企業達到287家、工業集中度81%。 2016年新建投產的重慶寶禾複合肥有限公司,是我區延伸產業鏈條,把精細化工產業做大做強的代表企業。 說起當初企業為何選擇落戶潼南,羅勇表示,除了潼南的區位優勢、園區服務到位外,潼南還形成了精細化工產業集群,新華化工的硫酸、東安鉀肥的硫酸鉀、萬利來化工的液氨,都是我們企業生產複合肥的上遊原料,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就地取材,節約了大量原料運輸費用。能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目前,該企業一期生產線已經達產,二期年產20萬噸有機——無機複合肥生產線正在加快建設,三期年產20萬噸高塔複合肥生產線將於今年建成投用,建成後年產量將達60萬噸,產值將超20億元。 當前我區工業正在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以升級建設國家高新區為抓手,加快培育智能產業、提升智能製造、普及智能應用,已經形成了一批重點項目支撐,重慶市捷佳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重慶市捷佳泰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先進製造與自動化汽車零部件關鍵技術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生產的汽車傳動軸部件,由於質量可靠,安全性能高,在業內得到廣泛認可,是多家知名車企零部件指定供應商。 走進公司廠房,一批剛剛生產好的軸杆和三槽殼正在接受質檢員的檢驗,這兩個部件屬於汽車的安全件,主要用於連接乘用車的轉向,而這些產品則是供給長安福特、東風小康、長安鈴木、江鈴、北汽銀翔等汽車製造廠。 “我們現在每天可生產三槽殼和軸杆1.2萬件,月生產量可實現35萬件,2017年產量超過300萬件。”公司生產部負責人馬東說。 穿過檢驗區,記者看到,三槽殼生產線和軸杆生產線依次排列。與三槽殼生產的三道工序不同,軸杆的生產線相對複雜,每一個軸杆從原材料到成品入庫,都要經過下料、正火、消磁、平頭打中心孔等9道工序。 馬東介紹,公司的每台設備都會將數據傳輸到總控室,整個車間自動連線,不需要人工去操作,產品從第一道工序,到最後一道工序,全程實現智能化掌控。 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該公司獲得了包括輕質傳動軸、龍門式棒材切割機在內的18項實用新型專利。根據廠房生產需要,公司還將在一期廠房的基礎上建立二期廠房,不斷提高產能。 “公司計劃2019年開建二期廠房,一期廠房要在原有的產量基礎上進行再擴大。”馬東滿懷信心地說,相信我們的企業在潼南一定會做大做強。 這些企業都是我區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聚焦引進、開工、續建、投產、達產關鍵環節,推進“四個一批”項目建設,牢牢把握智能化、融合化、綠色化、集約化產業發展方向,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一個縮影。如今,在潼南,速鈺智能裝備、鵬鑫達電子、優弘智能醫療、新久融科技等越來越多的智能產業,正成為潼南工業發展的動力引擎。( 全媒體記者譚春蘭)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