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新 聞 | 鎮 街 | 部 門 | 專 題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編行 | 聽新聞 | 潼城故事 | 圖 片 | 視 頻 新聞熱線:023-44576280    網站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7
當前位置:生 活> 正文
端午節粽飄香!怎麼吃粽子不發胖?習俗暗藏養生精髓
2018-06-15 15:56    人民健康網

    編者按: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在這幾天,人們會在門口掛上菖蒲、蒿草、艾葉驅邪,喝雄黃酒、五加酒,吃粽子,掛香囊。粽子怎麼吃最健康?這些古老習俗蘊含著哪些養生奧秘?我們為您揭開謎底。

    【飲食篇】

    端午節怎麼吃粽子不發胖? 4招教你健康吃粽子

    粽子的有哪些營養成分在裏麵呢?粽子主要原料糯米的GI(升糖指數)為87,屬於高GI食物,容易快速升高血糖。根據種植地域等的不同,糯米的纖維含量差異較大,在0.8%到2.8%之間,理論上來說,適量進食可緩解便秘,但是煮熟後的糯米,也就是粽子,粘性較大,多食反而不利於消化。

    ◆怎麼吃粽子不發胖?

    看到上邊,大家知道粽子有很多的營養,也含有不低的熱量,愛吃的小夥伴不要擔心,隻要講究了粽子的吃法,自然不會發胖的。

    1、選擇低糖低油的粽子

    現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更新,賣的粽子各種口味都有,而麵對這些粽子時,想要不發胖的就選低糖低油的。這種粽子不僅健康,還避免過高的攝入量使人們肥胖。

    而市場出售當中,純糯米的粽子是適合人們,如果舉得純糯米沒什麼味道,在吃之前粘點蜂蜜,口味不錯。不過,自己親手包的比市場賣的更營養健康,如果家庭允許的情況下,那端午節那天可以自己動手,一家人感受包粽子的樂趣。這樣的粽子吃起來最健康,不容易發胖。

    2、控製吃粽子注意數量

    大家都知道粽子熱量是很高的,即使是純糯米的粽子,它的熱量也不低。所以端午節吃粽子一定要注意數量,不要吃太多。害怕發胖的人群,無論為了身體,還是健康,每天吃粽子數量應該控製三個以內。

    3、避免晚上吃粽子

    大家都知道粽子主要是糯米,糯米是最難消化的。而消化一個粽子的糯米量,需要很長時間,甚至要幾個小時。消化粽子也會刺激更多的胃酸分泌,對胃的傷害是很大的。到9點後,人體脂肪是快速快速囤積時期。人們吃進去的食物不能完全消化,而對難消化的粽子來說,晚上時避免吃粽子。如果要吃,選擇在早上或下午吃,這樣可以很好避免肥胖發生。

    4、給粽子加點料

    不同的粽子熱量也不一樣,如果擔心吃粽子發胖,可以在粽子裏加入雜糧、素食等食物。

    粽子食用有講究 並非人人適宜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種繁多,其中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屬油膩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髒負擔和缺血程度,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老人和兒童 粽子多用糯米製成,黏性大,老人和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產生胃酸過多、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胃、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後會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吃後會增加消化酶的負荷。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吃時通常還要加糖拌,如果不加節製,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現昏迷、中毒。

    總之,提醒大家,粽子雖然美味,但一定要安全適量,在享受美味的同時,過個輕輕鬆鬆、腸胃無負擔的端午節。

    【養生篇】

    你知道嗎?端午節習俗暗藏中醫養生精髓

    ◆糯米粽子為養胃清火而來

    無論南北方,端午節被大眾廣為繼承的習俗一定是吃粽子,為什麼要吃粽子呢?“端午時節,氣候特點是潮熱難耐,人們普遍食欲不佳。在這個節氣裏吃粽子,不僅健脾養胃,還清浮火。”大連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中醫副主任醫師張奎軍介紹說,傳統的粽子主料是糯米加大棗,粽葉一般都用葦葉。在中醫裏,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胃、肺經,粽子裏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軟,適量食用對健脾養胃有很好的功效。而葦葉等材料都具有較好的藥用價值,葦葉有清熱解毒的功能,經過長時間的蒸煮,粽葉內的有效成分可與內餡部分的營養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增強粽子的補益作用。大棗具有補氣養血的作用。如果在粽子裏加些蓮子,可以健脾除濕;加些小豆,可以消腫。

    ◆艾草是為抵抗疾病而掛

    端午節為什麼要懸掛艾草呢?張奎軍介紹,端午時節,采集艾葉、菖蒲掛在門楣和窗戶上的習俗,是取其避邪的寓意。其實,艾葉與健康也有著很緊密的聯係。艾草早在我國古代就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具有特殊氣味,驅蟲的效果很好,而且屬性辛溫,能淨化空氣、有芳香通竅的作用。中醫常以艾葉或艾條來做針灸或草熏,可通暢全身的氣血,提升免疫力,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此外,用幹的艾草泡手泡腳,可以去濕驅寒。

    ◆鹹鴨蛋為滋陰清肺而生

    端午節也是鹹鴨蛋熱賣的節日,在很多人的記憶裏,小時候端午節氛圍濃厚,一大清早聞著粽香起床,而在煮粽子的鍋裏,一定會一起煮上鹹鴨蛋、雞蛋,伴著粽葉的香味,這些蛋似乎也格外增添了香氣。除了吃粽子,端午節為何要吃蛋呢?張奎軍介紹,這也是順應節氣的飲食。在中醫裏,雞蛋黃是一味滋陰的藥物,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而鴨蛋本性偏涼,味入心,具有滋陰清肺的作用,在陽氣旺盛的時節,可以幫助祛除體內的濕熱。

    ◆賽龍舟是為了氣血通暢

    端午節習俗還有與運動有關的,就是賽龍舟這樣的項目。張奎軍介紹,端午時節是一年中陽氣至盛的時段,天氣較悶熱,人容易煩躁憂鬱。夏季養生,除了藥物、食療及平和心態外,也應同時加強運動。劃龍舟能使全身氣血暢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調理脾胃代謝,憂鬱情緒也隨之化開。運動時還可以分散注意力、忘掉不快,我們可以用這些“快樂因子”讓身體更健康!

    端午浴:洗了端午澡 一年身體好

    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菁蕪洲鎮地連村樅板侗寨9歲女孩吳子彤,一大早興高采烈地跟著媽媽上山采草藥。在山上,媽媽一邊采藥,一邊要她記住藥名,說是避“五毒”。

    回到家中,她們把從山上采摘下來的香樟葉、艾蒿、柏葉等逐一洗淨、切細、攪碎(見圖,吳貴勇攝),然後混合起來,拌成漿狀,裝入桶中,再分灑在自家房前屋後。爺爺在門框上掛楤木、山胡椒,把雄黃酒和菖蒲粉沿著自家門前屋後撒一圈;奶奶把菖蒲根狀莖洗淨風幹,切成薄片,用線將其與蒜瓣相間連成一串做“項鏈”給她戴上。

    晚上,媽媽又把這些藥放入洗澡水中,幫她洗澡,邊洗邊說:“洗一洗,祛百病。”用藥水洗澡,身上好舒服啊……

    這是端午節這天,侗族地區家家戶戶利用草藥進行藥浴,避“五毒”的縮影。這一古老習俗,在侗寨已經有幾百年曆史了。

    【注意事項】

    粽子剝開兩小時後別吃了!端午粽子挑選攻略都在這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即將來臨,也是人們食用粽子的高峰時期,小編特別提醒在選購、貯存、烹煮和食用粽子時,應當注意以下方麵:

    一是通過正規可靠渠道購買並保存相應購物憑證,要看清外包裝上的相關標識,如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成分或配料表、食品添加劑、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等標識是否齊全;查看包裝是否完整或真空包裝是否漏氣漲袋、散裝粽子有沒有變質;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產品,不要購買超過保質期的產品。

    二是對於真空包裝類和速凍類粽子,購買後按照標簽所示方式保存,並按照標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散裝粽子注意適量買入,最好是現吃現買,避免粽子變質。生熟粽子分開貯存,打開的粽子放在室溫下不得超過2小時。

    三是食用前應洗淨雙手,冷藏或冷凍過的粽子,要徹底加熱,吃剩的粽子不要反複加熱,不要食用餡料已發酸、發苦或口味不正的粽子。

    端午出遊自駕 三個不得不知的急救知識

    ◆準備壓舌板和熱水袋

    有些自駕遊的人習慣就地取材,就地做飯,一旦衛生方麵出了問題,就容易食物中毒,對中毒不久而無明顯嘔吐者,可用壓舌板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讓中毒者大量飲用溫開水並反複自行催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此外還可以準備一個熱水袋,遇到發燒可以裝涼水降溫,遇到扭傷也可以裝涼水冷敷,遇到胃腸不適可以熱敷後背或胃部。止血帶、常用消化藥和退燒藥也要及時準備好。

    ◆收拾好雜物

    自駕遊前要收拾好車內、身上、後排座椅上雜物,一旦緊急刹車,雜物也會變成“重磅炸彈”重擊駕駛員,還可能造成嚴重的意外傷害。

    ◆多動動腿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康南提示,在乘車期間做下肢防栓運動操:雙腿肌肉繃緊、放鬆交替,20次為一個周期,每15分鍾做一個周期;雙足部背伸,然後雙足部向下踩,每一動作均持續兩秒鍾,20次為一個周期,每15分鍾做一個周期。這種預防下肢靜脈血栓的方法雖然簡單,但對於長時間乘車的人來講,放鬆和防栓作用十分有效。

    【采編 鄭強】原標題:端午節粽飄香!怎麼吃粽子不發胖?習俗暗藏養生精髓

相關新聞:
新春燈飾扮靚潼城
潼南竟然有這麼多公園,你 ...
荷花
崇龕玫瑰花
喜迎瑞雪 潼城小夥伴玩嗨 ...
銀裝素裹下的潼城
另類合影
勤勞的雙手
傳說中有這麼多地方 被稱 ...
帥氣尹正撩小黃鴨 時尚寫 ...
潼南美女時尚街拍 速度圍 ...
女大學生競聘空乘 外語特 ...
數字報二維碼
潼南微發布平台
APP新聞客戶端
潼南網二維碼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潼南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潼南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潼南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係。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本網聯係。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潼南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麵授權 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法律顧問:董俊中 律師 潼南區整治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2
主辦:中共潼南區委、潼南區人民政府 承辦:潼南區委宣傳部、潼南區新聞中心(潼南報社)
地址: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街道辦事處興潼大道120號 郵編:402660 聯係電話:023-4457900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渝ICP備12005370號   渝公網安備 50022302000101號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業務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不良信息舉報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