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毅開展清淤工作。 

王毅對場鎮管道進行疏通。 
王毅正在清理飯館。 “我這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大的雨,太嚇人了,外孫大晚上出去幫助居民轉移,一晚上沒回來,還是很擔心他的安全,但他永遠是我的驕傲。”家住臥佛鎮臥佛社區99歲高齡的賀奶奶說。 賀奶奶口中的外孫名叫王毅,今年33歲,是臥佛社區的黨委副書記,7月27日晚上11點多,正在家中的王毅接到鎮上打來的電話,要求他立即投入到幫助群眾轉移的工作中去。“11點多了還要出去呀,外麵雨大得路都看不清楚了,好危險喲。”賀奶奶說。“對不起奶奶,社區的居民需要我,我必須馬上去,你們就待在三樓,放心,我一定會保證自己的安全。”說完後王毅就立即奔赴了一線。奶奶本想繼續挽留,但她卻欲言又止,她雖然不清楚王毅的具體職務,但她知道王毅在社區工作,這種時刻,他應該衝鋒在前。 臥佛社區的顏方市場因為地勢低窪,被確定為洪澇災害高風險地帶,王毅和鎮村幹部一起,第一站馬上跑到該地區去轉移群眾,由於雨聲太大,他們一邊敲鑼一邊挨家挨戶的去通知。 “這些不值錢,別弄了,安置點都有,快走。”在獨居老人家中,他脫下自己的雨衣,往老人身上一裹,背起老人就往外麵跑。跟他一起的幹部也提起老人的“家當”緊隨其後。 跑的過程中,王毅不知道臉上到底是汗水還是雨水,他看到場鎮積水越來越深,清楚的知道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趕緊轉移,不然後果將不堪設想。 由於他們的快速反應、迅速行動,半個多小時時間,他們所負責的區域一共200餘戶居民被成功轉移,隨後,王毅和鎮村幹部便繼續開始了其他區域的勘察工作,確保沒有遺漏家中的人員。 第二天中午11點多,王毅回家給外婆報平安,沒想到,家中的現狀讓他震驚不已,王毅的父母在當地開了一家飯館,飯館裏原有的400多長凳子和40張桌子被洪水衝走一共隻留下不到8張,一樓的幾個空調及冰櫃全部泡爛,上半年才新裝修的廚房及大廳全部也被泡得麵目全非。 “昨晚上你爸爸為了盡可能挽回一點損失,不顧我們阻攔去一樓搬東西,差點被洪水衝走了。”王毅的母親哭著告訴他。 “我是社區幹部,情況緊急,居民的生命安全至關重要,你們一定要理解我的工作。”王毅非常內疚,想多安慰一下家人,這時社區電話打來了,告知他場鎮清淤需要人手,來不及多想,又是一句對不起後,王毅留下了紅著眼眶的母親及一片狼藉的家,與村幹部一起投入到了清淤工作中。 本次洪災,臥佛鎮汛情達到有記錄以來極值,16個村社13000餘名群眾不同程度受災,受洪水蔓延、倒灌和山洪改道影響,3/4以上場鎮麵積被淹,最深處約5米。正是有了像王毅這樣舍小家為大家的鎮村幹部,搶險救災、重建恢複等工作才能夠有序進行,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在連續工作40幾個小時候,王毅手上磨出了繭,腳底也長出了泡,隨著他負責區域的清淤工作基本結束,他終於也有了時間打掃自己的家。 “今天催了幾次裝修工人,時間很緊,之前客人預定了桌席,必須要盡快裝修完,不能讓客人等。”王毅還笑著安慰媽媽,沒事,重新裝修了環境更好,客人也會更多的。 這次洪災,讓王毅家中損失了近百萬,談到下一步打算時,他樂觀地對記者說,這段時間,全家人都很支持他的工作,讓他非常感動,隻要家人和居民的身體健康得到保障,錢沒有了還可以再賺,以後一有空就會幫助飯館進行重建,他還年輕,通過努力,一定會讓家裏慢慢好起來。(全媒體記者 羅列 吳鑫袁 彭春)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