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退去
全力以赴開展生產自救和災後重建
7月27日至28日,我區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19個鎮街受災嚴重,瓊江流域部分鎮水位超過2013年“6·30”洪水位,緊急避險、有序安全轉移安置群眾2.23萬人。隨著天氣轉晴,洪水退去,各部門鎮街幹部職工、誌願者、民兵、群眾正齊心協力開展災後重建和生產自救,以期早日恢複生產生活秩序。
首 頁 | 新 聞 | 鎮 街 | 部 門 | 專 題 | 生 活 | 酒 店 | 求 助 | 小編行 | 聽新聞 | 潼城故事 | 圖 片 | 視 頻 新聞熱線:023-61268827    網站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7
當前位置:綜 合 > 正文
洪水退去
全力以赴開展生產自救和災後重建
2023-08-02 10:04    潼南網

誌願者用鐵鏟清除災後淤泥。

誌願者用鐵鏟清除災後淤泥。

電力工人搶修電路。

電力工人搶修電路。

紅十字會運送救災藥品。

紅十字會運送救災藥品。

生活用水送達災區。

生活用水送達災區。

掃碼看更多精彩

掃碼看更多精彩

掃碼看更多精彩

掃碼看更多精彩

全媒體報道組

7月27日至28日,我區遭遇強降雨引發洪澇災害,19個鎮街受災嚴重,瓊江流域部分鎮水位超過2013年“6·30”洪水位,緊急避險、有序安全轉移安置群眾2.23萬人。隨著天氣轉晴,洪水退去,各部門鎮街幹部職工、誌願者、民兵、群眾正齊心協力開展災後重建和生產自救,以期早日恢複生產生活秩序。

火速馳援助力恢複供電農業保產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積極協調8家供電公司的搶修隊伍奔赴潼南,全麵開展搶修複電工作,盡快恢複受災區域的生產生活供電。

“我們通過更換變壓器的方式來恢複供電,今天一共要更換3台箱變和3台柱上變,這種方式比直接修複設備要快許多,能夠在最短的時間恢複供電。”國網潼南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主任苑吉河介紹。

水退到哪裏,電就送到哪裏。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按照要求,積極投入10支搶修隊伍350多人,按照三班輪換24小時不間斷抗災搶修,通過更換箱變、電線接線、柱上變壓器更換等搶修工作,盡全力縮短用戶停電時間。

“麵對雨情汛情災情,電力人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有力有序做好搶修複電工作,目前我們主要是通過找到故障點、斷裂電線杆以及更換變壓器等事項來進行搶修複電,爭取以最有效的措施和最快的速度讓受災群眾能夠盡早複電。”國網潼南供電公司電力搶修柏梓區域負責人周徐說。

據了解,受“7·28”百年不遇特大洪災影響,我區25條10千伏線路不同程度受損。經過34個小時搶修,受災鎮街的8萬多戶居民已經恢複供電,柏梓、崇龕、臥佛、塘壩、新勝、五桂、小渡、壽橋等鎮大部區域恢複供電。

洪水致2.1萬畝檸檬受災,目前,積水已全部退去,留下滿園及滿樹泥漿。7月31日,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專家來潼,指導我區檸檬災後生產自救。

在塘壩鎮石花村圓滿園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檸檬種植基地裏,由市農業農村委提供的丘陵山地履帶式電動無人農機動力平台正在進行樹體清洗、農藥噴灑、翻土等作業,市農技專家在一旁為基地負責人示範整個操作過程。

據了解,該基地700畝檸檬樹全部受災,出現樹體斷枝、土壤板結等情況,目前正值檸檬幼果快速生長期,大部分檸檬樹已完成套袋工作,如果不立即補救,將會影響根係呼吸、滋生病蟲害,給基地收益帶來極大影響。

據市農技專家介紹,針對受災後的檸檬樹,丘陵山地履帶式電動無人農機動力平台將滿足園內深耕深翻、病蟲害防控等功能,再進行人工雜物清理、微肥補充後,能夠更好地控製檸檬流膠、黃化死樹。

“如果每天要作業百畝以上,就需要把平台通道清理出來,上水和充電位置也要選離基地近一點的地方。”現場農技專家還為基地負責人和區農業農村委農技人員詳細講解了平台操作、日常施肥等技術要領以及安全注意事項等。

“針對本次洪災,市農業農村委進行了應急調度,發現災情後,及時組織專家指導組來潼進行農技指導。我們帶技術、帶專家,準備好物資和技術裝備,確保受災的果農能夠保樹、保產,實現增收。”市農業農村委農技推廣總站副站長熊偉說。

八方支援助力災後重建生產自救

自遭遇特大暴雨洪澇災害後,我區柏梓鎮、崇龕鎮、塘壩鎮、新勝鎮等9個鎮衛生院、4個受災鎮街民營醫院、20餘個村衛生室的房屋環境、醫療器械、藥品、辦公設施等受損嚴重。

區衛生健康委及時成立9個災後恢複重建工作小組,製訂災後重建工作方案,專職做好衛生健康係統災後恢複重建的統籌協調、溝通銜接、推進落實等各項工作,各醫院、村衛生室積極響應,全力開展院內清淤、安全消殺、水質監測、災後健康宣教等工作,為受災居民生命健康安全構築起一道堅固防線。

目前,共10餘個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已完成清淤,目前正在消殺階段。在全區衛生健康係統共同奮鬥下,共培訓環境消殺專業人員530餘人次,指導和參與受災的養殖場、學校、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消殺75處,受災居民戶消殺11286戶,共計消殺約200萬平方米;指導12個集中供水站飲水防疫,采集集中供水站9個,水樣18份,村民機井水6份,及時送中心實驗室進行水質安全檢測;指導54個臨時集中安置點的衛生防疫工作,督促落實問題整改13處;開展災後疾病監測,目前發現和報告食源性疾病和傳染性疾病均為0起;協調聯係區農委、鎮街政府等對死亡家畜、廢棄的凍庫食品進行轉運13次,無害化處理10次;發放“洪澇災後防病”宣傳單40276份,覆蓋39028人,發放泡騰片、消毒粉等消毒藥品5000餘瓶,覆蓋9903戶居民。

區民政局成立搶險救災工作應急小組,第一時間趕赴災情嚴重的柏梓、五桂、小渡養老院,妥善安排302名受災老人生活,緊急轉移安置在院老人10名,並為受困機構送去礦泉水、牛奶、麵包、蛋糕等生活物資。同時,加強養老服務機構排查巡訪力度,及時了解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及其他低收入人口的生活情況以及房屋安全情況,準確掌握受災損失情況,核清受災困難群眾底數。

麵向區內外慈善力量發出救援救助、緊急募捐倡議,動員廣大社會力量,主動參與災害救助和恢複重建工作。“紅岩先鋒馬掌鐵”誌願服務隊、同誠愛心誌願協會、善誠誌願服務中心等社會組織迅速集合,深入重點受災鎮街,做誌願、背群眾、運物資、布安置、疏情緒……與時間賽跑,和洪水搏鬥,廣大誌願者們以滿腔赤誠和無畏勇氣衝鋒在前,成為打贏抗洪救災這場硬仗的重要力量,為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目前,社會公益慈善各界力量共為潼南抗洪救災籌集款物近569萬元,組織招募誌願者1200餘人。

“雖然損失慘重,但我們一定不會把受到汙染的食材拿來做菜。”塘壩鎮經營者對前來幫助清淤、宣傳勸導食品安全工作的市場監管工作人員說道。7月28日以來,塘壩、柏梓、崇龕、臥佛等地市場監管幹部職工積極投身抗洪搶險之中,主動幫助經營戶搬運、轉移物資。洪水稍退之後,他們又幫助經營者清理淤泥,統計物資損失和受災情況,積極提醒告誡處理好受損食品和藥品,主動安慰和鼓勵經營者,重拾信心,快速投入災後重建。

市場監管部門積極組織宣傳指導隊伍,深入排查食藥安全風險隱患,在受災鎮街沿街逐戶開展食品安全、藥品安全、特種設備安全法律法規知識宣傳,提醒告誡經營者不得銷售被水淹或汙染的食品藥品等。相關業務科室帶隊深入宣傳勸導和指導,發放《潼南區汛期後餐飲食品安全告知書》,提醒告誡妥善處理水淹食品、散裝食品、做好預包裝食品消殺等工作,避免食藥品安全事故發生。向藥品經營和使用單位發放《告知書》,提醒其自行銷毀被水淹或者受汙染的藥械,嚴禁銷售和使用。

“誌願紅”助力家園重建

7月31日,記者在臥佛鎮看到,來自星火誌願服務隊和八方義工誌願者協會的誌願者們,正在河床兩邊清理洪水後留下的垃圾。

洪水退去後,誌願者快速組織,奔赴各個受災點,幫助百姓搬運、分發生活物資,對沿街商鋪和街道進行消殺,盡可能地幫助受災群眾減少損失,盡快恢複正常生活。

“洪水退去後,我就帶著孩子一起加入了誌願者隊伍,想為家鄉老百姓做點事,另外也希望給孩子做個榜樣,讓她做一個有愛心的人。”誌願者孫大利說。

“我是一名初中生,對我來說這不僅是一次誌願服務,更是一節生動的實踐教育課。”學生張熒椿說。

災情發生後,潼南青商會第一時間組織40多名在潼青年企業家成立抗洪救災小分隊,兵分三組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塘壩、太安、柏梓抗洪救災。

“感謝你們,這個水太及時了,今天可以煮點飯吃,不用一直吃幹糧了。”市民王奶奶說。得知塘壩鎮因災停水,居民無水做飯後,青商會的誌願者及時為當地居民送來兩車生活用水,解決了用水問題。

他們隻是本次洪災發生後,全區成百上千名誌願者的縮影。清淤、消殺、搬運物資……洪水無情人有情,在被洪水侵襲過後的“戰場上”,誌願者們分工協作,發揮不怕髒、不怕累的精神,盡管滿腳泥漿、汗流浹背,但他們始終熱情高漲,個個幹勁十足,幹得熱火朝天,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守護家鄉。

融媒誌願者趕赴新勝鎮鍾峰村,參與一線清淤、重建、慰問、安撫和送水工作。

受災居民家中,淤泥堆積,各種家具被洪水衝刷得“麵目全非”。趕到現場的誌願者們立即行動,有的用鐵鍬鏟走淤泥,有的用推車搬運垃圾,有的用掃帚清掃泥水……大家齊心協力、相互配合,將淤泥和垃圾一點點清理幹淨。

“洪水退了,家裏麵亂成一團,看著特別發愁。幸好有誌願者來幫著打掃,真是幫了大忙。”鍾峰村村民代克蘭說。

同誠誌願者協會將社會各界人士捐贈的488件糧油和3000件礦泉水送到各個受災鎮街,保障飲用水安全、物資供應。

“這次災情嚴重,能貢獻出一份微薄之力,我覺得很榮幸。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災區一定能夠盡快恢複正常生活秩序。”誌願者譚必偉說。

“愛心粥”暖胃更暖心

“這個粥好多錢一碗?”“婆婆,不要錢,我們免費送的。”近日,一個暖心的畫麵在臥佛鎮的一間小門店內溫情上演。一碗碗愛心粥,溫暖了前來這裏吃飯的不少居民。

剛高中畢業的趙英潔、趙彬潔是兩姐妹,暑假在家休息的她們,看到受“7.28”特大洪災影響的鄰居們忙著搶災,經常沒時間吃飯,便主動擔起為大家免費煮飯的角色,助力家鄉渡過難關。

“最先我們看到隔壁鄰居沒時間做飯,就多煮了點,分給了周圍的幾戶鄰居。沒想到這個飯越做越多,我和妹妹一合計,決定免費為周圍所有鄰居送粥。”姐姐趙英潔說。

“有兩個妹妹在,真的是很不錯,之前我們都是喝點牛奶,吃點麵包。現在每天都可以吃口熱的,胃也舒服多了。”前來打飯的張先生說。

據了解,自7月28日起,兩姐妹每日要煮7-8大鍋粥,提供近400人次的餐食,幾乎大半條街上的居民都來這裏吃飯。為了讓大家吃飽飯,吃好飯,兩姐妹在母親的指導下,不僅要燒火做飯,還貼心地為大家準備了下飯菜。

“一開始娃娃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我和她媽媽有點打退堂鼓,因為要做的飯太多了,很辛苦。但是後來看到兩個娃娃都這麼懂事,主動擔當,周圍的老人小孩都能吃上口熱飯,我就覺得一切都值得。”趙英潔爸爸說。

災情發生後,水電不通,不少居民忙著收拾房間,每天都是吃點幹糧墊肚子。為了讓更多人吃上一口熱乎飯,姐妹倆早上七點便開始準備。因為水電氣暫未恢複,兩人又開始學習用磚塊搭建一個簡易“灶台”,收集木柴燒火做飯。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大家吃好飯,姐妹兩人不僅在門外為大家放好桌椅,免費提供碗筷,同時還告訴大家,沒吃飽的可以主動“續飯”。

“特別感謝兩個娃娃!我們老年人,做事不方便。沒得水,家裏也沒得什麼吃的。來這裏吃飯,他們還主動給我們舀飯添菜,我都吃了好幾頓了。”住在附近的李奶奶說道。

【責任編輯 鄭強】


相關新聞:
輕舟逐浪潼城生輝
雙江古鎮劇本殺 千人“青 ...
潼南驚現4000年巨型烏 ...
潼南加快推進農產品加工業 ...
微發布
手機台
新潼南
潼南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潼南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潼南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潼南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潼南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係。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本網聯係。
媒體推廣
  • 潼南數字報
    潼南數字報是潼南報社承辦的潼南日報網,是外界了解潼南的窗口。
    【點擊進入】
  • 重慶潼南
    手機報
    手機報是服務大眾的“掌上黨報”。工作日17:30發送,方便實用。
    【點擊進入】
  • 《看潼南》
    新聞客戶端
    《看潼南》APP全麵升級 全新體驗!愛潼南,就請關注《看潼南》!給你最新最全的潼南資訊!
    【點擊進入】
潼網小編行
潼南氣象台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潼南氣象台7月31日12時30分,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詳細]
潼城故事
別口:產業發展結碩果精準幫扶解難題
“我在村裏的花椒基地務工,一個月至少掙個兩三千塊錢不成問題,還能照顧家裏,比外出打工強多了。”近日,別 ...[詳細]
新聞求助
如您生活中遇到困難,需要幫助,敬請聯係我們,我們將幫您出謀劃策或協調相關部門幫您解決。
·以高質量黨建統領建設新時代市域黨建新 ...
·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要爭先
·融入新征程實踐書寫新時代華章
·讓更多優秀人才投入到鄉村振興中
·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紮實辦好民生實事
樂享生活
·推進全民健身要下“繡花”功夫(體壇觀 ...
·要有“鍋氣”! 2023年現炒菜才是 ...
·感染後咳嗽不止 警惕變異性哮喘
·史無前例的“舍肝救心”手術取得成功
·科學家繪出人類心髒細胞最新圖譜
·更好保障嬰幼兒“口糧”安全
·今年氣溫高降水少,什麼原因
專家教你如何科學護 ... 帶你了解隱球菌
吸入製劑您用對了嗎 ... 【藥師說藥】看包裝 ...
藥補不如食補,中醫 ... 降糖藥應該怎麼選? ...
潼南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麵授權 不得複製或建立鏡像  法律顧問:董俊中 律師 潼南區整治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3-44592772
主辦:中共潼南區委、潼南區人民政府 承辦:潼南區委宣傳部、潼南區新聞中心(潼南報社)
地址:重慶市潼南區桂林街道辦事處興潼大道82號 郵編:402660 聯係電話:023-8728103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渝ICP備12005370號   渝公網安備 50022302000101號
CopyRight © cqtn.com,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我們 | 聯係我們 | 廣告業務 | 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不良信息舉報 | 自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