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深入領會和牢牢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對於準確把握和全麵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我們要時刻不忘這個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立場,生動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生動詮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追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從根本上回答了“為了誰”的問題,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生動體現,是共產黨人始終堅守的政治靈魂和精神支柱。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關鍵是站穩人民立場。人民立場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體現了對人民創造曆史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認識,體現了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把握,體現了對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堅定追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標,最終要落實到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我們要不斷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業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要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業。依靠人民創造曆史偉業,關鍵在思想上牢固樹立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的創造熱情,我們的工作就能獲得最廣泛的支持,就有強大的生命力。堅持由人民群眾評判,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檢驗工作的第一標準。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堅持群眾標準,由群眾來評判,不能走過場,必須具有約束力,群眾擁護什麼就鼓勵什麼,群眾期盼什麼就做好什麼,群眾反對什麼就糾正什麼。 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共同富裕,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追求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自古以來我國人民的一個基本理想。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構想,共產主義社會將徹底消除階級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對立的差別,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實現社會共享,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麵的發展。實現共同富裕,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體現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矢誌不渝的奮鬥目標。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鮮明特征,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要完成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宏偉目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全民共享、全麵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中 群眾路線始終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鬥力的重要傳家寶。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必須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群眾路線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把群眾路線貫穿黨的全部工作之中。實踐證明,隻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才能真正把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