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將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並載入黨章,集中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意願,極大凝聚起共同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引領了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更為波瀾壯闊的航程。 改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一招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一招。1978年,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曆史征程。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全麵深化改革夯基壘台、積厚成勢、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5年,也是改革集中推進、全麵深入、成果顯著、積累經驗的5年。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中國進行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 牢牢把握全麵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 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製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裏麵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今天,我們所進行的一切改革,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繼續前進,而不是改航轉向,更不是要丟掉黨、國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把握好全麵深化改革正確方向,就要把握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政治方向。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兩句話是一個統一整體,前一句規定了根本方向,後一句規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鮮明指向,兩句話都講,才是完整的、全麵的。在涉及道路、理論、製度、文化等根本性問題上,在大是大非麵前,必須立場堅定、旗幟鮮明,不講模棱兩可的話,不做遮遮掩掩的事。把握好全麵深化改革正確方向,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麵領導。加強黨對全麵深化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是艱巨複雜的改革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的根本政治保證,是全麵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 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我們黨為不斷提高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有效治理國家的能力作出的重要戰略安排,進一步明確了實現改革總目標的時間節點和方法路徑。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時代變化,不斷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製機製,在創新中使各方麵體製機製更加科學、更加完善。 全麵深化改革要堅持正確方法論 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深化改革,不論是製定方案,還是部署推動、督促落實,都把切實解決問題作為目標指向。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凡屬重大改革都要於法有據。堅持改革的係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做到前後呼應、相互配合、形成整體,提高改革整體效益。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推動麵上的改革,以“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堅持蹄疾步穩地推進改革,推進改革膽子要大,但步子一定要穩。戰略上要勇於進取,戰術上則要穩紮穩打。 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實 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如果不沉下心來抓落實,再好的目標、再好的藍圖,也隻是鏡中花、水中月。必須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盯住抓、反複抓,直到抓出成效。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負責同誌要把抓改革作為一項重大政治責任,勇於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全麵深化改革既要取勢,更要取實。推動改革落實,要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把是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評價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