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 全麵開放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根本出路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實踐充分證明,對外開放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經濟加速融合的時代,隻有打開國門搞建設,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才能獲得更多推動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乃至機遇,才能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新形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總攬戰略全局,推進對外開放理論和實踐創新,確立開放發展新理念,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製,倡導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更高水平的開放格局正在形成。從國際上看,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格局加速演變,如何在錯綜複雜的全球經濟形勢下抓住機遇、化解挑戰,是我國對外開放工作麵臨的重要任務。從國內看,加快培育競爭新優勢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方向,如何推動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是對外開放工作必須把握的主攻方向。從我國同世界關係看,我國與世界的關係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國日益成為世界亂局中的穩定器、變局中的正能量。 全麵開放的基本內涵 黨的十九大強調,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這一重大工作部署,既包括開放範圍擴大、領域拓寬、層次加深,也包括開放方式創新、布局優化、質量提升,具有深遠戰略意義。這一重大工作部署,堅持主動開放,把開放作為發展的內在要求,更加積極主動地擴大對外開放;堅持雙向開放,把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拓展經濟發展空間;堅持全麵開放,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堅持公平開放,構建公平競爭的內外資發展環境;堅持共贏開放,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堅持包容開放,探索求同存異、包容共生的國際發展合作新途徑。 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著力把“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加快貿易強國建設,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從以貨物貿易為主向貨物和服務貿易協調發展轉變,從依靠模仿跟隨向依靠創新創造轉變;從大進大出向優質優價、優進優出轉變。改善外商投資環境,加強利用外資法治建設,完善外商投資管理體製,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打造開放新高地;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強對海外並購的引導,規範海外經營行為;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持多邊貿易體製,妥善應對貿易摩擦。 人類的曆史就是在開放中發展的。4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成功實現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麵向未來,我們也必將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