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問題,明確提出要加強社會治理製度建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 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領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逐步實現社會治理結構的合理化、治理方式的科學化、治理過程的民主化,將有力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創新社會治理首先要創新理念。新時代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要求推陳出新、有所突破,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把專項治理與係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探索一條符合中國社會發展實際、更可持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要運用正確方法論,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正確理解和處理好維穩與維權、活力與秩序的關係。 建設社會文明、促進社會和諧 社會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重要目標和特征,全麵提高社會文明發展水平是國家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共同期盼。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我們黨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尤其是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是保持社會安定團結良好局麵的關鍵。積極推動解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打牢和鞏固社會和諧穩定的物質基礎。健全公共安全體係,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係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著眼於提升整體效能,推進立體化、信息化,努力構建全方位的公共安全防控網絡,堅決遏製嚴重刑事犯罪高發態勢,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產權、人格權。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係建設,加強社區治理體係建設,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創新社會治理體製機製 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必須加強社會治理製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製。要加強和改善各級黨委對社會治理的領導,提高黨對社會治理的領導能力,加強黨委對社會治理的統籌謀劃和組織領導。完善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體製機製。注重社會組織培育和引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製度,推動社會組織明確權責、規範自律、依法自治,積極參與社會治理全過程。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激發全社會活力,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群眾的事多同群眾商量,群眾的事多依靠群眾,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水平。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和社會治理各類人才隊伍,善於運用先進的理念和專業的方法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增強社會治理整體性和協同性,提高預測預警預防各類風險能力,增強社會治理預見性、精準性、高效性,提高社會治理專業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