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是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思考人類前途命運以及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為促進全球共同繁榮、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開辟了我國參與和引領全球開放合作的新境界,在世界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 “一帶一路”倡議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平台 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和世界各國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這一重大合作倡議,是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是破解人類發展難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是探索全球經濟治理新模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路徑。 “一帶一路”倡議的豐富內涵 “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要把“一帶一路”真正打造成一條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沿線各國應該尊重彼此主權、尊嚴、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社會製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一帶一路”是繁榮之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應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一帶一路”是開放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中國不打地緣博弈小算盤,不搞封閉排他小圈子,不做淩駕於人的強買強賣。“一帶一路”是創新之路,“一帶一路”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創舉,搞好“一帶一路”建設也要向創新要動力。“一帶一路”是文明之路,“一帶一路”建設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 “一帶一路”重大合作倡議提出以來,備受國際社會關注,沿線國家廣泛響應。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共商共建共享,是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全球治理觀,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以深化“五通”合作為關鍵支撐,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以構建全麵開放新格局為努力方向,新形勢下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就是要著眼於打通內陸開放、向西開放通道,暢通海上開放通道,在提升“向東”開放水平的同時,加快“向西”開放步伐,推動內陸沿邊地區成為開放前沿,實現開放空間逐步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延伸。“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活力,“一帶一路”建設的生動實踐,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重要借鑒,讓世界更加關注中國道路,提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 拓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空間 要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深化貿易投資合作,完善貿易投資促進機製,有序引導支持對外投資,鼓勵沿線和有關國家來華投資,促進貿易雙向平衡。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基礎設施聯通網絡,協調政策規則標準聯通,創新設施聯通融資渠道。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加強技術創新的開放合作,加強理論創新的交流互鑒,加強創新人才資源的交流合作。加強全球經濟治理合作,主動參與和引領全球經濟議程,參與全球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積極同有意願的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積極參與國際經貿規則製定、爭取全球經濟治理製度性權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