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 王浪)“今年,我家依托合作社發展養殖業,預計收入可達3000元,再加上種植蔬菜、做保潔員、到合作社做工、入股分紅的收入,預計全年總收入將超過2萬元。”近日,寶龍鎮長新村貧困戶鄒遠超喜滋滋地對記者說。像鄒遠超一樣,依托農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大戶帶動發展種養殖業脫貧的貧困戶,寶龍鎮還有不少。 今年5月,按照全市脫貧攻堅工作大排查的安排部署,該鎮按照“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的標準和進入、退出的規定程序,全麵摸排,戶戶見麵,逐戶跟進幫扶措施,確保工作對象精準、幫扶措施精準。 據寶龍鎮長新村黨支部書記介紹,為了讓全村貧困人員如期脫貧,長新村因地製宜,利用荒山荒地發展柚子產業,已流轉土地200餘畝,建成柚子、中藥材基地,並成立了種植合作社,以股份的形式讓貧困戶入股,年底按股分紅,確保貧困戶長期有收益。 “我們現在對合作社都很有信心,我家也入了股,還參與了合作社的種植品種的投票,為合作社的發展做一點自己的貢獻。”貧困戶陳秀華說到現在的變化笑得合不攏嘴:“村上的幹部對我們也很關心,隔三差五就來看我們,給我們帶來雞苗、柚子苗,教我們養殖種植技術。今年還讓我們養蜜蜂,給我家增加收入。” 據悉,從去年開始,寶龍鎮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和市委安排部署,采取“打造示範點、推動股權改革、實行龍頭包幫、解決資金難題、實施‘商貿旅遊+扶貧’工程”五項舉措,高質量高水平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讓貧困戶搭上了致富快車。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