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元氣夫婦搬進新家。 (全媒體記者 餘豔清 張藝凡)近年來,潼南在精準扶貧中,大力實施危舊房改造,一幢幢美麗的鄉間民居拔地而起,貧困戶喬遷安居之夢得以實現。
“蓬門蓽戶”悄然遠離 沿著硬化的村道轉過一道山梁,眼前豁然一亮,記者來到了梨樹村村級服務中心,滿眼翠綠,雞犬相聞,道路兩側是各家農戶星羅棋布的小產業,村民們或在寬闊的壩子裏散步,或三五成群坐在花壇邊談天說地,或在田間地頭耕地忙碌,一派美好祥和的景象。 2014年前,梨樹村是桂林街道出了名的貧困村,自從被定為國家貧困村後,在區委、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大力幫扶下,這個小小村莊發生了大大的變化,引進企業發展產業,不斷改善居住環境,特別是做好貧困戶的危舊房改造,讓每個村民都能安居樂業。 站在公路上遠遠望去碧瓦白牆的精致房子鑲嵌在翠綠的半山坡,幾分鍾的山間小路便到了一戶農家小院落,幹淨整潔的新房前站著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 老人叫黃元氣,老兩口均已過70,是典型的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地道農民,自己努力種了幾畝地,靠著收成以及外出務工的兒子和遠嫁女兒們的生活補助度日,雖然不算富裕,卻也平安幸福。 人有旦夕禍福。2016年黃元氣老人的大兒子因病撒手人寰時,兒媳婦也隨即改嫁了,隻留下兩間破敗的祖屋和治病留下的債務。“那時候日子過得真的沒盼頭,拉起債,屋頭能賣的都賣了。”老人回憶道“2008年我被診斷出患有腦梗和心梗,老伴也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風濕病,得了病,日子就變得難過了許多。俗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2009年原本在新疆務工的二兒子,因為糖尿病並發症也病倒了,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隻能終日臥病在床。” “我們多自找’麻煩’,群眾就少許多’麻煩’”梨樹村的村支書不僅把這句話掛在嘴上,更是落到實處,了解到老兩口的難處,書記主動上門為老兩口排憂解難。經過全麵的測評,將老人評為了建卡貧困戶和五保戶,不僅讓生活有了保障,還按照危房改造政策幫助老人遠離“蓬門蓽戶”的苦日子。 “良辰安居”幸福百姓 “自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我們村就把貧困戶危房改造作為改善民生、惠澤百姓、促進發展的一項民心工程來抓。”梨樹村村幹部告訴記者,街道辦和相關部門都很支持我們工作,將危房改造作為本村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 “黃元氣家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房屋評級屬於D級危房,拆除原址重建,花費4萬元左右,新房基礎牢靠,結構穩定,抗震構造措施齊全。”梨花村村支書黃元仕告訴記者,新房具備室內廁所、廚房,做到人畜分離,房屋達到住房安全要求,建築麵積也符合政策要求。 說起現在的生活,黃元氣老人來了勁兒,帶著記者到新房的各個房間參觀。“我們新房子有接近80個平方,一間客廳,三間臥室,還帶廁所和廚房,雖然麵積不是很大,但是住起安逸多了,屋頭這些沙發、床還有電視家具什麼的都是政府給我們的,住進這個新家沒花一分錢。”老人家開心的介紹。 黃元氣家有兩間臥室,卻布局緊密地擺了四張床,記者心裏感到奇怪,老人解釋道“現在老屋翻新了,嫁得比較近的兩個女兒,不帶孫娃兒的時候就要回來小住一下,陪下我們兩個老的。”說到這裏黃元氣眯起眼睛笑了。 “以前一到下雨天房子就要漏雨,淋得屋頭到處都是濕的,現在的房子莫說下雨,房門一關吹大風都不怕。以前房子裏沒得廁所,要繞到大屋後修在外麵的廁所,而且是旱廁,味道大得很。”老人如數家珍地談著變化。 “對頭,你們肯定沒經曆過那個年代,之前房子頭也沒地方洗澡,要到村頭井口打水,然後找個隱蔽的地方悄悄洗澡。”黃元氣的老伴也高興的說,現在房子裏就有廁所,洗澡方便多了。 “國家政策好啊,黨和政府都關心我們,不止我們一戶,周圍鄰居的房子也改造了,現在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了,而是一天比一天有盼頭,聽說我們梨樹村要修百米步道,你們下次來更方便了。”黃元氣夫妻倆牽著手,幸福地站在新家門前目送我們,凝望著新生活,期盼著好日子。 “以解倒懸”關注民生 黃元氣夫婦隻是我區危舊房改造帶來幸福新生活的一個縮影。為保障住房安全,讓全區農村群眾“居者有其屋”,2018年4月,我區城鄉建委會同區扶貧辦、區民政局、區殘聯等相關部門對建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進行精準識別。根據摸排數據,8月完成農村危房精準鑒定,並錄入《全國農村住房管理信息係統》,截止目前,現存危房已開工1386戶,完工1097戶。 區城鄉建委按照全區脫貧攻堅工作會議部署,加緊推進農村危房改造,2018年將全麵完成全區建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存量危房改造,切實保障農村困難群眾有安全住房,做到一戶不落保民生。 能夠住上寬敞舒適的房子是許多農民一生的夢想和希望,房子的質量和實用性也是農民最關心的。為保障貧困戶建房安全,我區嚴格按有關要求,加強農村危舊房改造工程質量監督和農村建築工匠的培訓,加強對危舊房改造的設計、施工交付使用等環節的管理,對凡建房質量達不到抗震安全要求的,不予通過竣工驗收,使農村群眾“住有所居,居則為安”,真正使農村危舊房改造成為改善民生、為民謀利的惠民工程。 “考慮到農村困難群眾數量較多、個體差異極大,在解決農村困難群眾住房安全工作中,我們堅持做到在確立工作目標方麵,遵循因地製宜、因人而異、分類指導。”區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建立工作機製方麵,堅持政府幫扶引導,在實施工作舉措方麵,堅持遵循分層實施、梯度改善、逐步推進。下一步,我區還將積極探索動員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農村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工作機製,製訂相關實施方案;積極搭建工作平台,加強與論宣傳,搞好引導服務,努力營造各界關注、支持和參與農村群眾住房安全工作的濃厚氮圍。 【責任編輯 王梓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