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張藝凡)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強調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製經濟發展,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為民營經濟實現更大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同時也為相關職能部門圍繞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優服務,強化政務服務環境建設、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工作指明了方向。 未來,相關部門將采取什麼具體舉措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振企業家信心?又將如何助推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日前,本報記者專訪了我區經濟信息委主任程偉,為你答疑解惑。
幫助解決困難 讓企業聚力發展 潼南日報:民營經濟對於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程偉:民營企業是推動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要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民營經濟發展,事實證明,優惠的政策、寬鬆的環境是推動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強有力的杠杆,也是助推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噴射器。我們也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陳敏爾書記11月2日在市委常委會上的講話精神,強化要素保障,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著力優化發展環境,切實減輕民營企業負擔,精準服務,不當“甩手掌櫃”要當服務民營企業的“店小二”,努力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
優化政務服務 激發內生動力
潼南日報:接下來將如何就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開展工作? 程偉:首先是要加強民營企業生產要素上的保障,強化電、氣、運等要素供給,滿足企業生產需要,加大對上綜合協調,加強有效供給,保障企業平穩高效運行,事無巨細地為企業發展的每個細節考量,致力於當好民營經濟發展的“服務員”。
其次是從資金層麵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扶持,一抓落實扶持政策,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安排專人對接企業,加強政策解讀,用好、用活、用足各項優惠政策,幫助企業降本增效。二抓對上爭取,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積極對接爭取更多的各級專項資金。前10月,我們就已幫助企業爭取市級專項資金2655萬元,通過市級應急轉貸平台轉貸總金額2億元,節約融資成本700萬元,夯實民營企業發展的經濟基礎。
接下來我們也將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做到喜新不厭舊、抓大不放小,不分“內”“外”、不分“大”“小”,盡心盡力服務企業發展。紮實推進“三服務”專項行動,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切實幫助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提升服務質量,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政府搭建平台 民企好戲連台
潼南日報:如何讓服務體係精準發力,推動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程偉:我們將立足優勢,加快創業載體建設,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充分利用現有存量用地和閑置廠房,規劃建設創業基地或標準化廠房,組織創業企業向園區、基地聚集。同時開展企業家培訓,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實施“三百三千”人才培養集聚計劃,組織企業家赴高等院校開展現代工業與區域經濟發展培訓,著力壯大產業技術人才隊伍,全麵增強企業家綜合能力,努力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新一代建設者。
搭建創新平台,成為民企發展的奠基石,深化企業與科研院校合作,吸引來潼設立各類新型研發機構。依托現有的創新創業平台,支持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工藝創新、營銷創新、組織創新等創新活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發展新經濟、新業態。
以“智能化”為“矛”促民企轉型升級
潼南日報:接下來經信委將如何突出轉型升級,增強民企競爭力? 程偉:現在民營企業的競爭已經從以要素為主導向以“智能化”為內核的轉變,要推動傳統產業不斷提檔升級。接下來我們將廣泛開展“機器換人”行動,鼓勵企業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不斷加大技改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效益。紮實開展“兩化融合”,著力推動傳統產業智能製造轉型,激發傳統企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和轉型動力,積極培育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新舊發展動能轉換。
不斷推動大數據智能化改造提升民營企業,培育高技術產業,提升其核心競爭力。以升級建設國家高新區帶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點發展大數據智能化新興產業,在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等領域培育新的增長點。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加強人工智能與產業發展融合,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產業升級、產品開發、服務創新。大力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民營經濟發展插上智能的翅膀,促進民營企業轉型升級、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 王梓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