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 熊瀲)區行政服務管理辦作為區委、區政府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性審批服務平台,在創新服務,助力民營經濟發展方麵作用重大。如何充分發揮綜合審批等職能作用,將中央、市、區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政策舉措落地、落實、落細,服務和保障好民營經濟發展?日前,記者采訪了區政府法製辦、區行政服務管理辦主任黃西北。 “區行政服務管理辦作為區委、區政府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橋頭堡、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連心橋,服務民營經濟發展責無旁貸、義不容辭。今後我們要主動擔當、創新服務,打造陽光高效服務品牌,為潼南民營經濟發展加油助力。”黃西北表示。
發展民營經濟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政務環境
潼南日報: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服務企業的“橋頭堡”有哪些認識? 黃西北:發展民營經濟需要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政務環境。現代市場經濟有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政府與市場之間的明確邊界,二是產權和財產保護製度。首先,對於政府而言,市場經濟意味著一個有限政府,即“法無授權不可為”。在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上,回歸市場本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決定性作用;在政府職能定位上,回歸服務者的本位,構建服務型政府,政府權力要受到必要的限製與約束,不能隨意幹擾市場的微觀運行。這就要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導向,以深化行政審批改革為具體抓手,進一步厘清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邊界,不斷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為企業合法創造財富創造條件。
其次,對於市場經濟而言,清晰健全的產權和財產保護製度是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源動力。具體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語境下,則主要外化為平等保護不同所有製的財產權,民營企業家的合法財富受到國家和社會一視同仁的對待,企業家不必為自身財產甚至是人身安全而提心吊膽。要實現這一目標,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保護體係是關鍵,但同時還必須有強大的法治意識和堅定的法治決心作支撐和保護。 全麵規範行政許可行為 不斷優化政務服務環境
潼南日報:區政府法製辦、區行政服務管理辦今後要怎樣創新服務,助力民營經濟發展? 黃西北:做好政府法製工作。緊緊圍繞區委政府中心工作,進一步強化製度建設,係統規範權力運行,全麵推進依法行政,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一是加強文件審查。按照“控製數量,提高質量”的思路,嚴格行政規範性文件審查工作,確保每一份行政規範性文件都不減損市場主體的權利,不增加市場主體的義務,為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廣大市場主體提供明晰、簡約、穩定、可預期的規則體係。二是強化執法監督。按照“嚴格、規範、公正、文明”的基本要求,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在全區各行政執法單位持續開展行政處罰案卷評查工作,普遍建立行政執法“一單兩庫一細則”,確保每一起行政執法都做到“主體適格、事實清楚、依據充分、程序合法、處理適當”,確保區域內的每一個市場主體的合法經營不受幹擾。三是嚴格合同審核。按照“平等協商、推進項目、互利共贏”的思路,加強政府商務合同審核工作,為每一個合作方提供“交易結構清晰、權利義務對等、救濟途徑暢通”的商務合作機製,讓每一份政府商務合同成為相應項目“落地、投產、生效益”的備忘錄與助推器。
抓好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工作。在前期取得階段性成效的基礎上,繼續圍繞“五個一”改革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全麵規範行政許可行為,不斷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竭力助推民營經濟發展。一是全麵加強審批平台管理。加強行政服務中心日常監管,組織行政許可相關法律法規和文明禮儀知識培訓,規範言行舉止,主動接受社會監督,提升中心整體形象。二是堅決落實“兩集中、兩到位”。嚴格落實上級要求,以本次機構改革為契機,協調配合區編辦在行政審批職能部門設立行政審批科,推動事項“應進必進”,首席代表授權到位,從源頭上解決審批權力分散、審批事項不集中的問題,杜絕行政審批“兩頭受理”、“廳外循環”的現象,徹底做到“一站式”審批。三是係統推進政務服務信息化建設。積極協助發改委、電子政務中心推進共享交換平台建設,推進政務數據資源共享應用,避免重複提交辦事材料,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 【責任編輯 王梓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