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長富(右二)在經果林基地,帶領村民鋤草。 
彭長富(左一)與鎮村幹部交流明年如何擴大種植規模。 
彭長富在經果林基地鋤草。 彭長富,是田家鎮芭蕉村人,今年,他種植的脆皮李、水蜜桃初次掛果,明年將進入盛產期,行情看漲,收入看好。在田家鎮轄區內的區人大代表和鎮人大代表的幫助下,靠著一股永不服輸的勁頭,彭長富從昔日的貧困戶,一步步成長為如今的致富帶頭人。 眼下正值冬季,冬閑人不閑,在田家鎮芭蕉村經果林種植基地裏,彭長富正在指導工人對李樹和桃樹除草。“今年我們基地的桃子結了約3000公斤,李子結了約2萬斤,桃子賣2.5元一斤,李子賣3.3元一斤,我的經果林基地今年銷售收入大約有10來萬元。”彭長富歡喜地告訴記者。 彭長富自小右眼殘疾,幾年前還是芭蕉村的一名建卡貧困戶。在實施脫貧攻堅的過程中,他在田家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到建築工地打工,幾年後,彭長富有了積蓄,擺脫了貧困。三年前,在田家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彭長富辦理了小額扶貧貸款,流轉土地240多畝,與別人合資組建了重慶市潼南區山裏紅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經果林,在芭蕉村6個坡的荒山上栽植脆皮李、紅心柚、水蜜桃等果苗。今年,經果林初次掛果,明年將進入盛果期,豐收在望。 今年以來,田家鎮組織轄區內的人大代表,先後數次前往彭長富的經果林基地,並帶領農技人員,圍繞種苗培育、栽植技術和栽後管理、病蟲害防治、果實采收與處理、低產林改造等關鍵技術,對種植大戶和在基地打工的農民進行培訓,為特色林果產業品種的引進、選育、示範、推廣等提供保障,為經果林基地發展提質增效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進一步提高了種植大戶和務工農民的生產水平。 “我家流轉了3畝土地給彭長富,每年都會獲得一筆承包費來補貼家用;我自己在經果林基地打工50元一天,劃得著。”在經果林基地務工的村民杜明瓊說。 個人富不算富。彭長富告訴記者,在他的基地,常年務工的村民有20多人,其中有貧困戶10多人,打工者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他希望用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帶動周邊貧困戶脫貧致富。 “我們在招工人的時候,優先考慮貧困戶;在流轉土地時候,同樣也是優先考慮貧困戶的土地。其他村民要栽果樹的,我們基地都廉價提供苗子,免費提供技術幫助。”彭長富說。 在彭長富的影響和帶動下,如今,基地周邊的10多戶村民,也紛紛在自己的承包地裏、房前屋後種上了脆皮李、紅心柚、水蜜桃,在最近兩年,都將會陸續掛果銷售。 彭長富表示,下一步,他準備對果園加強管理,讓明年的果子結得更好,也為閑置在家的村民創造更多在基地務工的機會,帶動他們一起增收脫貧奔富路。(全媒體記者 熊瀲)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