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真強和妻子在新家門前一起剝菜,享受幸福生活。 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米蓮)2月19日,區城投集團駐村工作隊來到上和鎮五岩社區4組脫貧戶李真強家中,李真強正在豬舍裏忙裏忙外,他笑嗬嗬地說:“年前才賣了幾十頭肥豬,你們看,圈裏頭剩下的這些豬長得很快,不久就可以出欄了!” 一年養100多頭豬、80多隻雞、種了60多畝地、承包了3口山坪塘養魚、農閑時還到附近打點短工……李真強一年到頭雖然忙得不可開交,但他心情愉快,憑著勤勞苦幹擺脫貧困,走上了致富路。 精準扶貧:燃起生活希望 回想起2014年被識別為建卡貧困戶的時候,李真強一家4口擠在借來的舊瓦房裏,家庭經濟拮據,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臉上寫滿了沉重。 精準扶貧開始後,駐村工作隊和村幹部多次上門了解李真強一家的實際情況。考慮到他家住在山頂,交通不便,生活用水缺乏,2015年,政府出資修建了到山頂的水泥便道,還在李真強家門前修建了一口近6畝的山坪塘,很好地解決了他家和周圍村民的交通和生活用水問題。 去年,他還搬進新家,新家70平方米,兩室一廳,客廳、臥室、廚房、衛生間一應俱全。“現在的新房子是在以前的老房子地基上建成的,很敞亮。感謝政府幫我們提供了這樣好的房子,讓我有了一個像樣的新家。”李真強連聲稱讚黨的扶貧政策好,從他笑逐顏開的臉上,看到了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發展產業:日子越過越好 脫貧致富的關鍵在於發展產業。為更好地利用家門口的山坪塘水資源,扶貧幹部建議夫妻倆建了一個養豬場,他們給李真強算了一筆賬,養豬場一年可以養兩槽豬,每槽可以養60多頭,一年可以養100多頭,一年下來少說也能掙五六萬元。 說幹就幹。他不懂養殖技術,就積極參加農業技術部門的培訓,很快就把學到的技術運用到養殖上來,成了“養殖能手”。現在他家裏,不僅辦起了養豬場,房前屋後還散養了80多隻雞鴨,在山上喂了20多隻羊,還把家門口和附近的另外兩處山坪塘承包下來養起了魚。一年下來,李真強光靠養殖就掙了不少錢。 脫貧靠勤勞,致富靠奮鬥。嚐到了甜頭,李真強一刻也閑不下來,他把山上的空地都打理出來,種上玉米、紅薯,省去了豬場一大筆飼料錢。他還利用農閑時間,到附近打短工,靠著勤勞肯幹,李真強的日子過得就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天比一天好。
“真是要感謝黨委、政府和扶貧幹部,不僅幫助我解決了交通、用水問題,還讓我搬進了新家,現在養豬、養雞、養魚等產業也慢慢發展起來了,我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回憶起4年多來脫貧致富的一幕幕場景,李真強感慨地說。 【責任編輯 劉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