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古溪鎮以做大做強做綠現代農業為目標,堅持以特色效益農業為抓手,大力培育和引進有實力的新型經營主體,強化產業扶貧,築牢脫貧根基。古溪鎮繼在油牡丹產業園獲得成功,龍灘村實現整村脫貧的基礎上,又引進潼南地旺農業、九吉農業等公司,在玉家村、華佗村、金竹村、水磨社區,流轉土地10000餘畝,打造全市首個萬畝佛手基地,目前正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2月25日,記者來到古溪鎮轎頂山東麵的玉家村和西麵的華佗村,站在產業大道上,看見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穿村而過,沿公路的3000畝佛手樹苗長勢喜人,不少務工人員進行鋤草、施肥等管理。 “按照山有形、土改良、林有景、旱有水、路暢通的整治方案,全村5000畝耕地實行整體流轉統一承包,10坡20灣按規劃進行統一整治;土壤厚度達到30公分以上,利於佛手生長;統一栽植佛手5000畝,達到統一的園林景觀;全村整治山坪塘21口、河堰1公裏,做到旱情保收;修建村社暢通公路21公裏,機械作業道路、遊客觀光道50公裏。”玉家村村主任陳治菲介紹。 說話間,玉家村支部書記楊宗強電話響了,原來是全家外出打工的村民楊黎明打來的。楊黎明稱,他又收到了卡上彙入的2200元土地流轉費,感謝村“兩委”的幹部引進企業,讓他有機會把家裏摞荒了的承包地轉包了出去,為家庭增加了收入。當天,駐村幹部王鬆也在該村貧困戶楊惠家走訪,幫助他在佛手基地找工作。 “要把農業企業引得進村,站得穩腳,創得了效,村民才能增加收入,脫貧致富,奔向小康,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真正建成。”陳治菲說,為了確保佛手基地早日建成,我們村支“兩委”做了大量的考察工作、規劃工作、土地流轉工作、村民的思想工作,從而保證了每家每戶土地流轉合同的順利簽訂,既保護了村民的合法權利,又保證了基地的正常施工。 潼南地旺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果表示,地旺公司、九吉公司在古溪鎮流轉土地10000餘畝,除了國家的政策性補助外,在前期的道路修建、土地整治、苗木移栽等項目已投入自有資金800萬元,打造重慶市首個萬畝佛手基地。陳果說:“古溪鎮黨委、鎮政府,以及相關村、社幹部群眾對佛手基地建設工作的支持很大。” 為了解決一些項目推進中的一些矛盾糾紛,楊宗強帶頭垂範,傾盡了全力。陳果回憶說,楊支書嶽母病重住院繼而離世,妻子因病也住進了醫院。他每天晚上照護病人料理嶽母後事,白天來到現場,調解施工中遇到的困難和矛盾,有力保證了項目進展符合計劃要求。“有幹部們這麼支持,有群眾如此期待,我實在沒有理由不早日將佛手基地建成建好,讓群眾增收,讓公司增效。” “玉家村是古溪鎮農業產業布局重點村,對於佛手基地建設工程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很高,支持力度很大,區交通局在佛手基地的道路建設上給予了大力的支持。在佛手基地的建設中和建成後,對該村村民的土地流轉增收,就地務工增收起到一個巨大的支撐點,對於玉家村脫貧致富奔小康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古溪鎮分管農業、扶貧工作的副鎮長張亞玲介紹。 “我們立足優勢,大力招商引資,發展農業產業園,就是要以產業脫貧為驅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古溪鎮黨委書記蔣俊表示,古溪鎮萬畝佛手基地的建成,將帶動古溪鎮農業產業結構的大調整,將有力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進展,帶動更多村民脫貧致富,推進古溪農旅融合發展,推動古溪成為北部重要觀光休閑勝地。(全媒體記者 李揚)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