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網訊(全媒體記者 唐苠涵)“老匡,這是您上個月的工資,您清點一下。”3月8日,古溪鎮熊家村貧困戶匡燕高興地領到了他的衛生保潔員崗位工資,一共2400元。 去年底,匡燕成為了省道107古溪紅衛段的環境衛生保潔員,每天早晨他早早上班,清掃自己負責的路段垃圾,3個多小時的工作結束後,他可以在家幹農活,同時督促左鄰右舍不要亂扔垃圾,共同維護幹淨整潔的衛生環境。 今年43歲的貧困戶匡燕,家裏有三口人,原來長年在外打工,是一家的主要勞動力,但前兩年自從患上了內風濕病,不但花光了家裏的所有積蓄,而且還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去年底,經過村級推薦、鎮級審核,他正式成為了一名農村公益性崗位人員,負責省道107古溪紅衛段的保潔工作。 “區交通局的扶貧工作隊和村幹部給我找到了工作,不但有了工資,而且還買上了五險,公益性崗位讓我在家門口就業,我非常滿意,還是黨和國家的政策好。”匡燕高興地說。
針對農村貧困人員缺乏一技之長,就業困難的情況,古溪鎮積極探索“公益性崗位+美麗鄉村”就業扶貧模式,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適合的公益性崗位。充分調動貧困戶工作積極性,努力提升貧困戶就業“造血”能力,促進農村建檔立卡戶勞動力家庭實現就業,助其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脫貧。截至目前,古溪鎮已開發農村公共服務就業公益性崗位92個,達到了轄區全覆蓋,確保脫貧攻堅的穩定性和長效性。 “從去年底開始,我們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重點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調動他們就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全鎮形成以崗位促就業、以就業促增收、以增收促脫貧的良性發展鏈條。”古溪鎮黨委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還將拓展社會幫扶渠道,積極探索多形式聯結帶貧模式。加大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力度,讓有勞力、學曆低、無技術的貧困群眾實現過渡性就業。同時,讓扶貧車間作為助推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按照“企業(合作社)+扶貧車間+農戶”的模式,創新工作思路,強化扶持引導,加快推進扶貧車間建設,有效拓寬貧困戶就業創業渠道,夯實增收基礎。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