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效果圖。 
效果圖。 
彩色步道。 
效果圖。 
效果圖。 
效果圖。 

兒童遊樂設施。 
效果圖。 鋪裝設備有序推進,白色脫色瀝青加入彩色原料通過高溫攪拌後平鋪在路麵上,再利用壓路機、拋光機進行壓實平整提亮,工人們跟在設備後麵仔細查看路麵的鋪設情況,小心地進行平整修正……3月28日,記者在潼南“城市之眼”——濱江濕地公園恢複重建項目施工現場看到,繁忙的建設場景隨處可見,推土機、挖掘機等工程車輛正在緊張作業,數十名工人在各自崗位有條不紊地施工。 “城市之眼”從何而來 濱江濕地公園恢複重建項目位於涪江大橋南端東側區域,地塊北麵為涪江、南鄰濱江路、西鄰潼南國家濕地公園一期工程,涉及區域麵積7萬平方米。主要為綠化及基礎設施恢複。計劃總投資2000萬元。完成因涪江大橋、航電樞紐項目建設所導致濱江濕地公園部分被占用和淹沒的景觀恢複,完成對有損涪江濕地公園品質和形象的、破壞嚴重的景觀內容進行改造、新建、修複等工程內容的設計與施工。具體內容包括:綠化補植、雨汙水管網恢複、路麵鋪裝、景觀燈飾亮化、園藝小品等設計與施工。 施工方負責人吳奇臻介紹,濱江濕地公園恢複重建項目的設計充分考慮了涪江兩岸的景觀,並與潼南本地的曆史、人文、民俗相結合,提取“水”元素,打造一個集運動休閑、生態觀光、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城市濱江生態景觀帶,從高處俯瞰,如同一隻眼睛,我們把它稱之為“城市之眼”。同時,設計在“意料之外”的場所打造了一個充滿了想象力的公共空間。橋下空間位於涪江大橋之下,曾經無人問津的荒廢土地如今成為了活力十足的公共空間,不僅為周邊市民的休閑娛樂和社會交往提供著空間,同時也打通了新舊社區與此空間的聯係。 “城市之眼”有何特色 記者在公園裏看到,新老公園連接帶有陽光草坪、休閑廣場,橋下灰空間有健身設施廣場、籃球場、老年門球場,兒童活動空間有趣味數字空間、昆蟲樂園、智慧拓展空間,工程記憶展示空間有混凝土墩,觀景平台。 吳奇臻說,公園內的城市廣場區域設計蘊含了水與居住的文化,更多是體現潼南本地的人文曆史。廣場上文化的展示以三塊石雕塑及涪江水流縮小映射的景觀打造,將涪江在整個潼南區域內的流域情況進行微縮。同時,原石藝術處理,似雕塑而非雕塑,以霧噴縈繞象征涪江之源遠流長,更有各種遐想和文化體驗。 此外,公園內的生態濕地區主要由濕地科普與立體濕地兩部分構成。濕地科普:主要展現一個微小的濕地淨化係統原理,同時滿足了教育的功能,通過幾個玻璃鋼的展現,完整的示意出其中的設計原理。特別是濕地科普園內的植物池是一個人工濕地生態係統,它是水處理工程的核心部分,濕地植物淨化主要通過漂浮植物(浮萍、紫萍、鳳眼蓮)、挺水植物(蘆葦、水燭、茭白、傘草、菖蒲、馬蹄蓮、燈心草)、浮葉植物(蓮、睡蓮)、沉水植物(金魚藻、黑藻)等,還有多種魚類、昆蟲和兩棲動物。水流入人造濕地區,它們將汙染物分解成為對植物有用的營養。這裏的植物依靠水中的汙染物生長,植物枯萎時被清除掉,汙染物也就清除掉了。由此,水變得清亮了,水中的魚遊得很歡暢。立體濕地主要通過被淹沒後形成的濕地淺水灘,自然的肌理是城市設計最好的元素,通過濕生植物改變公園的季相,也可達到淨化水質的作用,形成一個可觀、可親、可遊的生態濕地係統。 吳奇臻介紹,我們還充分利用濕地公園內部原有的水係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將其打造成極具特色的濱水濕地公園。根據潼南氣候和土壤特征,在進行綠地構建時要適地適樹,並考慮其觀賞價值、功能價值和經濟價值,按喬、灌、花、草相結合的原則,最大限度地保持生物多樣性。強調水係和綠化的滲透,使其為濕地公園提供豐富的綠色景觀空間。 記者還了解到,在公園中建有濕地走廊,漫步高空棧道觀光潼南涪江美景,棧道長約1179.37m。公園慢行係統以步行為主,將有助於緩解交通擁堵、改善城市環境,把城市開發空間還給公眾,增強城市公共空間的活力。在主題公園及核心區形成多個公共步行活動空間,在主要景觀節點處形成主要慢行節點。給人們視線的指引,沿著軸線的方向,獨特的休閑體驗,慢行道將行人引入湖畔公共空間中。為保護內部景觀係統的安全及遊客的安全,園區中設立了監控係統,采用的是防水攝像機,像素130萬(dpi)更好的保障整個園區的安全和有效的次序。 “城市之眼”何時完工 目前,濱江濕地公園恢複重建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2%。廣場和橋下灰空間區域鋪裝完成95%,苗木除棧道外完成98%,體育設施完成90%,地麵EPDM和矽PU完成95%,水電安裝除棧道外完成90%,廣場地雕完成70%,三塊石雕塑完成70%。棧道區域樁全部完成,棧道梁板鋪設和澆築完成30%,鋼筋綁紮完成50%。欄杆在廠裏製作完成80%。譚家橋一側土方完成20%。路麵完成10%。 居住在外灘·國際城的市民陳浩說,我吃完晚飯後經常到濱江路散步,自從涪江大橋下邊那段濕地公園由於施工被隔離後,我散步的地方就少了,“今天聽到你們采訪說這公園馬上就要開放了,我真高興,以後可以和愛人一起又來這裏散步了。” 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園除棧道外的區域預計開放時間是3月31日,在這期間,施工方將把橋下灰空間,廣場鋪裝苗木、體育設施、EPDM、矽PU、水電安裝(除棧道外)等全麵完成。棧道側達到全麵開放預計開放時間為4月30日,施工方將把棧道澆築、欄杆安裝、地板鋪設、燈帶安裝、譚家橋道路綠化等完成。(全媒體記者 李揚)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