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脫貧戶卿生貴在新硬化公路上牽牛回家。 “社區修通了路,村民們現在到玉溪鎮街上隻要十多分鍾就到了,農產品進城更容易了。”日前,在玉溪鎮新田社區,正從城區購種回來的種植大戶莫榮華感慨地說,“國家精準扶貧扶到了點子上,不僅通了公路,自來水也流進了廚房裏,生活越來越好。 據新田社區書記蔣春林介紹,玉溪鎮新田社區山高溝深,過去地勢偏僻,交通不便,村民經濟條件很差。近年來,玉溪鎮黨委、政府多方籌措資金,在該社區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已建設農村公路15公裏,人行便道8公裏、產業便道3公裏,既方便了群眾出行,也促進了本地產業的高效發展,極大地改變了全社區的貧困麵貌。 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新田社區發展小龍蝦、花椒、玉米等優勢產業,2018年該社區居民人均增收450元,加快了該社區的貧困戶脫貧致富。 新田社區種植大戶全銀春,2015年開始在新田社區流轉了土地300畝,投資種植花椒,2017年年產值80萬元,2018年年產值95萬餘元,一年有120人先後在這個花椒基地裏打工。2017年,新田社區石門子到馬曹墊的鄉村公路硬化完成後,新田村的花椒種植和運輸更方便了,給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帶來幸福感、獲得感。 養殖大戶劉世偉,2017年在新田社區流轉土地210畝,開始投資養殖小龍蝦,該基地2017年全年總產值是30萬元,2018年全年的產值是50萬元。村民在小龍蝦養殖場每天的務工費約為150元。全年有10人在這個養殖場裏打工。 “2017年硬化完成的新田社區四方坡到石壩子的鄉村公路,經過我的小龍蝦基地,方便了我運小龍蝦,也方便村民前來我的基地打工,孩子們上學也方便了,老年人要散個步,也有地方了。”劉世偉笑容滿麵地說。 新田社區卿生貴,女,今年73歲,多年前喪偶,原是建卡貧困戶。她的兒子今年45歲,多年前因車禍粉碎性骨折,成了殘疾人,勞動力大大減弱,現兒子在雲南打工,孫女是在校大學生。一年前卿生貴家裏住的房子是危房,玉溪鎮黨和政府了解這一情況後,將她家的住房鑒定為D級危房,為她申報到補助資金2.1萬元,村裏給她批建房許可證,鎮村扶貧幹部幫助其修建起嶄新的房屋。 “我屋門口的村公路以前是碎石路,坑坑窪窪的,車子開起在路上灰灰揚起很高。”卿生貴對記者說,“這條鄉村公路2018年重新硬化後,我家修房子運磚頭、河沙、水泥更方便,一個多月我家的房子就修起了。玉溪鎮黨委政府扶貧幹部幫了我大忙。” 今年,玉溪鎮新田社區再新修了另一條鄉村公路——新橋到老卜家灣的鄉村公路。 昨日,記者在玉溪鎮新田社區扶貧公路修建現場看到,運和沙水泥的貨車來回穿梭,工人們正在忙碌施工,有的在用鬥鬥車運攪拌後的河沙水泥,有的在清雜物,有的在鋪設混凝土路麵……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 記者了解到,該社區正在修建的扶貧公路約7.6公裏,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50%。建成後,當地農村公路總長將增至22.6公裏,成為玉溪鎮農村公路覆蓋麵最廣的社區,將進一步改善貧困麵貌。 新田社區種植大戶陳雙,2015年開始在玉溪鎮新田社區流轉土地140畝,種植玉米、白菜,2018年全年的產值15萬元,60人在他的基地裏打工。正在修的新橋到老卜家灣的鄉村公路硬化完成後,將為新田社區的玉米基地運玉米運肥料、使用耕土機等帶來很大的方便。 未來,玉溪鎮黨委政府還將籌措資金,在新田社區繼續發力,打通扶貧道路最後1公裏。 除了道路,玉溪新田社區正在建設新的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更好地服務群眾。日益完善的基礎建設讓社區及周邊2000餘名群眾和多個重點產業受益。基礎設施的完善,助力了該社區脫貧攻堅。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