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木朵朵家具公司負責人劉靈(中)在捐資助學儀式上與孩子們座談。
“麵對如火如荼的脫貧攻堅戰,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積極響應高質量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召,做好教育扶貧相關工作,讓山區的孩子們也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日前,玉溪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吉誌強稱,玉溪鎮地處潼南最北端,經濟發展較為滯後,打好脫貧攻堅戰役意義重大。麵對正在接受義務教育的孩子們,特別是貧困學子,我們應該拓展思路、積極作為,斬斷貧困代際傳遞,為山區學子打開人生的“希望之門”。
做好“規定動作”將資助政策落實到千家萬戶 每學期開始,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校園,都會因學生們的回歸,顯得特別熱鬧。在學校宣傳欄上張貼的大幅海報,也會頻頻出現與“資助”相關的主題。 “廣泛宣傳對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做到家喻戶曉,並按標準足額按時兌現,是學校後勤服務教育教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玉溪中學後勤主任劉小平介紹,每年年初,按照區教委學生資助中心的安排部署,針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我們會利用全校性集會或教師周例會,廣泛宣傳資助政策,讓學生和老師知曉標準和流程,便於操作。 結合每年常態化開展的“百校千師訪萬家”活動,與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控輟保學工作一道,全校教職工都會深入玉溪鎮每個村社,與家長和學生見麵,反饋學生在校學習和表現情況,將黨的學生資助政策宣傳到每家每戶,並及時回複他們的問題谘詢。 “對因突發事件導致生活困難的學生,學校建立了處置機製,積極協助困難家庭向當地村‘兩委’或居委會申報,爭取納入動態調整範疇。”玉溪中學副校長吳勇剛介紹,在貧困政策未落實之前,學校會依據實際情況,為孩子在學習、生活等方麵提供必要條件,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 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玉溪中學在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非寄宿建卡生活補助、愛心午餐等方麵的申報和落實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僅2018年下期,寄宿生生活補助共涉及學生315人,發放金額達230875元。非寄宿建卡學生生活補助發放23人,金額為20125元。 社會廣泛參與共同營造捐資助學良好氛圍 “因為我是班主任的緣故,平時與孩子們走得比較近,很多家庭的不幸,是我們普通人難以體會的。”八年級一班的鄧鳳蘭老師介紹,在與孩子們的聊天中得知,班上有的同學父母離異,靠年邁的爺爺奶奶掙錢養活;有的年幼時因為突發變故成為孤兒,缺少基本生活條件和家人的慰藉;有的孩子父母缺少勞動能力,看著別人衣食無憂,自己卻在食堂舍不得買一份好菜…… 雖然這些孩子都享受到了國家的相關優惠政策,但在班級中、在學校內,與同齡人相比,他們仍然生活拮據,性格也較為內向,自信心也比較缺乏。 “到了中學,加上寄宿的原因,孩子們在學校的時間就更多了,老師也成了他們最親近的人。”鄧鳳蘭稱,看到孩子們生活上的不如意,她也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有一次,在和表姐的聚會中,閑聊起自己的工作,鄧鳳蘭就說起了班上幾個貧困學生的處境。沒想到,在重慶開農家樂的表姐變現出極大興趣,表示可以定向資助幾名孩子,幫助完成學業。 已經升上高中的劉鐵梅、唐雪動情地說,沒有愛心阿姨的幫助,自己的學業就不可能如此順利完成。 重慶木朵朵家具公司的劉春、劉靈夫婦,連續三年都親自驅車從重慶歌樂山來到學校,為10餘名孩子發放助學金,金額都在2萬元以上。 “尤其讓人感動的是,去年上半年的現場捐助活動中,在已捐助12名困難學生的同時,他們聽說還有幾名落選孩子也很優秀,便翻遍了全身所有衣兜,將臨時湊出來的1000元錢交到了一名落選孩子的手上。”回憶起那感人的一幕,吳勇剛、劉小平至今都難以忘記。 在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下,在身邊人的感召下,校長吉誌強也積極動員他的大學同學為玉溪中學貧困學生捐款,周星老師的堂姐也動員親戚朋友參與對困難學生的捐助,校園內處處善流湧動,形成了一種良好的捐資助學良好氛圍。 “讓寒門學子能與同齡人一樣接受良好教育,是改變他人人生命運的重要前提,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稱,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幫助身處逆境中的孩子們一把,改變的不但是這個人,也許就是整個家庭的未來。事實證明,教育能改變人、發展人、提高人、完善人與成就人,是幫助貧困家庭徹底擺脫貧困的決定性因素。在高質量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我區將繼續加大教育扶貧實施力度,用好用活教育扶貧相關政策,積極宣傳並廣泛動員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參與,通過教育的力量來“授人以漁”,改變他們的生存發展狀態,最終與全國人民一道擺脫貧困,走上幸福美好的康莊大道。(全媒體記者 陳靖)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