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望穀科技有限公司流水線作業。(資料圖片) 
直播“帶崗”,主播“化身”檸檬鮮果分揀員體驗崗位。(資料圖片)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是黨中央提出的明確要求。 麵對國內疫情形勢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濟下行壓力,區委、區政府多措並舉,主動應對困難挑戰,持之以恒解難題、擴投資、保就業,打好助企紓困“組合拳”,全力以赴穩經濟大盤,推動全區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 強信心助企紓困解難
“企業生產情況怎麼樣?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日前,按照“政企麵對麵、服務零距離”部署,區級領導帶頭進一步加大進園區、進企業走訪頻次。 “好,我們馬上協調經濟信息委來核實,3個工作日內給你答複。”在了解到重慶瑞富食品添加劑有限公司希望進一步對企業萬元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量進行核實的情況後,斬釘截鐵的回複讓企業負責人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以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和關心企業生存發展,堅決貫徹落實國家和重慶市政策措施,全麵開展“三到三助推、三抓三確保”突擊攻堅行動,組建了稅收減免緩、社保就業、金融信貸、紓困解難、督查督辦5個工作專班,按照“三集中”(集中政策、集中力量、集中時間)工作要求,推動穩企惠企各項政策落地落實,加快釋放政策效應,確保企業獲得實實在在的幫助。 1—6月,各工作專班到企業助推生產,堅持問題導向,加大走訪頻次,及時回應訴求,通過上門服務、現場辦公精準為企業排憂解難,促進企業穩產增產達效;到項目助推建設,落實在建、開工、前期項目“三張清單”,聚焦項目用地、資金籌措、要素保障等難點,確保項目“應開盡開”“能快則快”,全力促進投資放量;到鎮街助推發展,幫助優化調整發展思路和工作舉措,激發幹部幹事創業動力活力,努力在特色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改善上出亮點、見成效;抓經濟運行調度確保平穩健康,盯緊重點指標,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及時查漏補缺,把進度趕上來、差距補起來;抓招商引資確保首戰告捷,全體區級領導、責任單位扛牢招商責任,聚焦工業主導產業延鏈強鏈、現代特色農業提質增效、城市品質補短強弱,提升招商實效,打通項目落地“最後一公裏”。 “上半年我區共梳理出91家企業,收集困難問題136個,按照共性問題集中解決、個性問題專項化解原則,辦出破題新效率,目前解決率超90%。新增發放貸款29筆,續貸19筆,轉期2筆,延期1筆,借新還舊1筆,其中近3日放貸52筆2123萬元。”區經濟信息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抓項目促進投資放量
在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潼南校區項目建設現場,數台挖掘機發出陣陣轟鳴聲,一輛輛運土車忙碌地來回穿梭;不遠處的山頭上,一台台挖掘機揮舞長臂,挖泥運土,施工人員緊張而有序地作業,現場一派繁忙景象。據了解,該項目占地1200畝,總建築麵積37萬平方米,總投資26.5億元,計劃2023年一期建成,2025年全部竣工。 今年以來,我區按照新開工項目、在建項目、前期項目“三張清單”,按月進行目標任務細化,明確項目具體開工、完工時間,每月工作進度和投資額度等節點目標。2022年建設項目共207個,總投資1073.5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72.28億元,截至6月底,已開工項目146個、開工率70.19%(其中新建項目125個開工63個、新開工率50.4%),完成投資139.6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51.27%。涪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進展順利,上半年建成2個村級汙水處理設施,改造2個自來水廠,建成雨汙管網41公裏,完成建安投資9044萬元。 同時,我區按照“資金、資源要素跟著項目走”要求,建立項目池、資金池和資源要素池有機結合的保障機製,全力保障資金、土地等關鍵要素。將全區對上爭取任務下達至區財政局、區農業農村委、區交通局等23個單位,目前已完成25.22億元,完成目標任務的63.05%,有力確保了項目資金足、建設快、達效早。 項目推進需要發揮督導“指揮棒”作用,倒逼各級各部門切實把責任扛在肩上,把任務抓在手上。我區對照目標任務,對未按計劃開工項目和未完成年初至當月計劃投資項目進行“紅燈”提醒,對計劃下月開工項目進行“黃燈”提醒,其餘正常推進項目顯示“綠燈”。建立周月季項目督導推進機製,每周分管區領導現場辦公解決具體問題;每月區政府召開專題會集中研究解決重大問題;每季度區政協開展項目民主監督,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聽取項目推進情況,通報進度滯後項目及單位,確保有力、有序、有效推進重大項目投資建設。 保就業建好服務平台
就業,是“國之大者”,也是“民之大事”,尤其在疫情之下更是如此。為減輕疫情對全區經濟發展的影響,助力中小微企業爬坡上坎,我區積極落實激勵政策,穩定就業崗位,穩定全區就業基本盤。 強化服務搭平台,著力加快公共就業服務體係建設。我區創新開展“碼上求職·雲端就業”,應用釘釘、微信等方式,每天發布穩崗返還、求職創業補貼等政策,新增城鎮就業5162人。接下來,還將持續舉辦專場招聘活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行動等10場以上的就業服務活動,為企業和求職者牽線搭橋。 通過“互聯網+就業”新模式,開展了“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直播帶崗”等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共23場,共有69家企業參加線上、線下招聘會。為全方位支持企業穩崗留工,將“企業找政策”轉變為“政策找企業”,采取“免申即享”新模式兌現穩崗返還補貼,實現了企業全程“免申報、零材料、零跑腿、享補貼”。 同時積極落實吸納就業補貼、就業見習補貼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拓展就業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脫貧人口、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我區創新推出“抗疫貸”“雲電貸”“煙草貸”等信易貸產品,為5847戶企業累計發放“信易貸”17.91億元,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問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增加就業崗位。 金融貸款有支持,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及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有資金需求的創業者可申請個人最高2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並給予貼息支持。近年來,為全區90戶創業者發放擔保貸款1676萬元,為439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貼息64.7萬元。 下一步,我區將繼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從細化增長支撐、精準幫扶企業、增強投資拉動等方麵入手,落實落細各項穩增長舉措,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全媒體記者 歐勝濤) 【責任編輯 鄭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