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新春佳節,親朋好友齊聚歡度,隨著假期餘額已不足,各位打工人、學生黨即將重返工作學習,大家或多或少出現一些身體或心理上的不適應表現。
你可能出現了以下不適:疲憊、困倦、提不起精神、注意力難以集中、工作、學習效率低下、入睡困難,或是出現不明原因的頭暈腦脹、胸悶氣短、腹痛腹脹、胃口不好、心煩意亂、焦慮、抑鬱等。以上表現是怎麼了?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主任楊輝解析,以上表現就是我們俗稱 的“假期綜合症”。
》》專家簡介
楊輝,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科主任,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谘詢心理學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注冊係統注冊心理師,家庭治療師,德國哥廷根大學訪問學者,重慶市首批中青年醫學高端人才, 重慶市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2018年當選全國心理危機幹預先進個人。2020年獲 “九三學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湖北抗疫一線優秀社員”“重慶市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
為什麼會出現“假期綜合症”?
出現“假期綜合症”的原因主要是從緊張、忙碌的工作狀態切換到放鬆、閑散的節假日狀態,失去了對自己的約束與節製,對假期生活與工作學習缺乏合理規劃,再加上假期作息不規律,導致在假期中處於過度放鬆狀態,有的人娛樂玩耍過度興奮、甚至通宵喝酒打牌,過度疲勞,不給身體充分的休息時間,生活節律紊亂,晚上熬夜白天補眠,晨昏顛倒,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鍾。
同時,假期飲食規律紊亂,進食過度油膩,暴飲暴食,加重了腸胃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通常表現為腹脹、腹瀉或便秘。有的人沉溺於手機、遊戲、網絡視頻,缺少體育鍛煉,感到頭重腳輕,眼睛發幹、澀痛不適,甚至看東西模糊不清;還有的四處遊玩,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體力,人體的免疫力降低,容易出現感冒發燒、牙痛、口腔潰瘍等症狀。
當假期結束,常常難以適應每天早起、規律、忙碌的工作學習生活,有的人出現了焦慮、抑鬱、心煩意亂等情緒,甚至對上班/上學懷有恐懼心理,對回歸日常工作生活產生抵觸情緒。
“假期綜合症”如何破?
麵對“假期綜合症”,可使用以下六招打破它:
1.首先要管住嘴,多吃一點粗糧,舒緩一下腸胃;多喝水,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多吃些水果、蔬菜,平衡體內的營養。
2.合理安排起居,盡快恢複原來的生活規律,確保睡眠規律性;睡前不要喝茶或咖啡,少看手機電腦,避免讓大腦高度興奮;可結合音樂、冥想等方式放鬆。
3.積極參加一些自己喜歡的運動,如步行、慢跑、體操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運動,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胃口也會隨之調整到正常。
4.假期過後,要控製上網時間、適當休息,消除眼疲勞;減少參加聚會等容易讓人高度興奮的活動;盡早收心,加強自我調節。
5.可以通過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或是收拾整理行李物品,清掃房間、重新整理工作學習桌麵,讓頭腦漸漸回複到思考的狀態,平複我們激動的情緒,讓內心恢複平靜。
6.最後,突然回到工作學習的狀態,難免會感到茫然無措。可以在心裏思考一下新的一年的目標願景,列一個工作學習計劃,按照計劃事項的輕重緩急進行排序。當我們對什麼是重要的、緊急的事項有所了解,自然可以從容不迫、胸有成竹。
祝願大家搭乘假期最後一班列車滿載而歸、準時返航,調整好狀態,去盡情擁抱美好的2022年吧!
(特邀作者/楊輝 文/王鳳 通訊員/陳小丹 圖/視覺中國)
【采編 鄭強】原標題:健康中國巴渝行·好醫聲每日科普41丨6個小妙招 教你輕鬆應對“假期綜合症”